盲腸炎是大人常用來恐嚇小朋友的病之一,「吃完飯後不要跑跑跳跳,否則會得盲腸炎,要動手術的啊!」。盲腸炎小時候就聽得多,究竟盲腸炎在現實中又是甚麼一回事呢?若不是身邊的朋友突然患上盲腸炎,相信Friday仔都不會再關注這個病。
起因
盲腸炎又稱為䦨尾炎,此並不是傳染病或亦傳病,病發前通常不會有任何先兆。有很多人都會認為在飯後做劇烈運動,使食物的碎粒掉進俗稱盲腸的䦨尾裏。其實這種傳統的說法並沒有任何根據,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多數是䦨尾的淋巴結腫脹而令䦨尾阻塞。另外,糞便或寄生蟲掉進盲腸亦會造成阻塞,再加上細菌感染,便會導致䦨尾炎病發。
症狀
盲腸炎最初發作時與一般腹痛十分相似,很難分辦,但過了數小時後,疼痛會變得十分嚴重,痛不欲生。盲腸炎的腹痛大多出現在肚臍的附近,之後痛楚會慢慢地往右下腹移動。當你按壓右下腹部時,會有反彈的痛楚。
處理方法
遇到嚴重腹痛時應該立即求醫,而治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手術切除發炎的䦨尾,近年使用微創方法割除䦨尾,手術成功率高達90%。如果不及時進行手術,會引發腹炎,嚴重的更會導致感染性休克。
雖然未有親身經歷過盲腸炎,但看見朋友患上盲腸炎那副痛不欲生的樣子,想想都覺得痛死了!希望大家都身體健康,遠離病痛!